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发展规划
乌海市民营企业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4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近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据统计,民营企业在经济指标中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近几年,我市民营企业发展较快,2017年自治区工商联发布的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名单中乌海市共有7家企业入围100强,分别是乌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8名)、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15名)、内蒙古天宇创新投资集团(第17名)、内蒙古黄河能源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36名)、内蒙古德晟实业集团(第38名)、内蒙古美方煤焦化有限公司(第41名)、弘业国际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58名)。
    一、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总体情况
    (一)农业:目前我市农牧业企业82家,全部是民营企业,其中,已认定的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盟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自治区认定的家庭农牧场达到2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家、自治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家。全市形成一定规模的具有休闲功能的农业企业达到10家。其中,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家企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农、牧、渔家乐达到40家。
    (二)工业:2018年,全市126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民营企业104户,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3.3%,前三季度,我市104户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1%,比重达到68.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3.4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为69.8%,同比增长31.7%;实现利润总额46.2亿元,同比增长45.8%。非公企业应收账款及存货增速均远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这表明非公工业的资金周转状况良好,企业营运效率明显提升。
我市民营企业涉及主要产业包括能源、建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光伏、节能环保等,涉及的产品由最初的几个发展到目前的5大系列50多种。
    (三)服务业:截至2017年,全市服务业民营企业约3276户,近几年服务业民间投资数量均呈增长态势。民间注册资本的投向在服务业比重相对较大、增速相对较快。全市民营企业投入到服务业注册资本累计约193亿元,比重达到57.8%。民营企业投资投入到服务业注册资本同比增长22.8%。从行业分布来看,服务业民营企业实有户数排名前列的为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这几个行业的个体工商户户数占到了总户数的近95%。
    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融资困难一直是制约我市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我市民营企业虽然经过了30几年的发展,但由于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缺少终端的产业,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普遍存在,如总投资117亿元的洪远年产40万吨聚乙烯(PE)多联产示范项目由于缺乏资金今年一直未能复工。
    2、民营企业税费负担较重。虽然国家、自治区相应出台了很多企业税费制度改革、减轻税费的政策和文件,但由于我市民营企业大多数属于中小微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不高,因此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很容易停产、半停产导致企业资金链条断裂,缴不起社保等问题。
    3、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政策落实力度不够。一些惠民惠企政策仍然落实不到位。如物流业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经营环境改善、鼓励资源整合、补贴资金等方面没有兑现到位,且企业税费负担仍然偏重。规模以上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反映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下,税费负担仍然偏重。所得税项上是企业既缴企业所得税、企业主个人又缴个人所得税。
    4、民营企业素质有待提高。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低、结构单一、规模偏小、产业层次较低,生产工艺落后,利润空间小,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国际竟争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少,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有的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模式,经营管理较为粗放。企业普遍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引进、留用和培养机制,职业经理人、高级管理人才、各类技术人才以及外贸人才等严重缺乏,对熟练工、中高级技师的争夺尤为激烈,部分企业由于用工制度不规范直接造成了员工的流失,影响了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素质的提高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我市部分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对资源路径依赖严重,存在暴富心态,盲目扩张过度膨胀,在目前资金面趋紧的情形下,办法不多,思路不宽,发展乏力。
    三、下一步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对策建议
    (一)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积极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担保机构,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企业树立“诚信立足、守法安身”的意识,加强自我内部管理,为获取贷款创造基础条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示范作用,做大政府出资的担保公司担保规模,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降低担保费用。扩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政府协调地方银行适度降低贷款利率,对有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适当提高抵押贷款额占抵押物的比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发挥商会协会牵线搭桥作用,加强银企、企企之间的沟通联系,促进银企合作和企业之间相互融资、担保融资、捆绑贷款。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储备周转金助保贷制度,设立扶持民营企业(风险)发展基金。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中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民间资本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创办小额款公司、担保公司,对作用发挥明显、发展势头良好的担保公,政府予以注资或者奖励,帮助民营企业经济突破融资瓶颈。
    (二)想方设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抓好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推进增值税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科技初创企业实施惠普性税收免除,根据实际情况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社费收费。    
    (三)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落实中央、自治区和我市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建立政策落实情况督查评估制度,成立非公有制企业政策落实督查机构,督促中央、自治区和我市相关政策的落实。鼓励第三方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业评估,定期公开发布评估报告,以评估结果为依据促进政策落实,形成政府、社会中介机构企业的约束监督互动体制。
    (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环境
    下一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实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的时间和经理去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经常听取民营企业反映和诉求,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五)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搭建智力支撑平台,锻造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队伍。把培养和引进民营企业人才纳入我市总体规划,政府给予非公企业一定培训补贴。充分发挥工商联作用,聘请与我市产业有关的世界500强、全国500强和行业100强企业家来我市传授实战经验、拓宽发展思路,并联系、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到这些企业交流培训。加大职工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引导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科技水平、管理能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