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基本清零

发布时间:2017/12/07|来源:信用中国|专栏: 政务失信

分享到

     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省区市社会信用体系座谈会”。本次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总结近期信用建设工作,对明年相关工作做系统安排部署。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陈洪宛、国家发改委办公室副主任黄勇、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中国改革报社副总编辑兼《中国信用》杂志总编辑吴小雁、国家发改委财金司信用处处长李慧、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处处长戈文杰、国家信息中心应用处处长汪育明、中宏网总裁毕俊杰、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主任满岩出席,以及地方信用建设牵头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连维良在座谈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各地方部门以“钉钉子”的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用建设的决策部署,信用工作取得了一些列重大突破。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

  全国法人和其他组织存量代码转换基本完成。截止到今年10月,全国法人和其他组织存量代码转换率为99.7%,存量证照换发率72.9%,个体工商户存量总量5300余万,个体工商户存量换码率72.9%。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数据量目前已经突破132亿条。目前,已联通44个部门,所有省区市和51家市场机构,与国家人口库建立了信息核查与叠加机制,完善了自然人基础数据。

  “信用中国”网站访问量突破10亿人次。目前,网站公开的各类信息1.4亿多条,包括机器抓取数据在内,日访问流量最高达2350万人次。

  联合奖惩成效取得新突破。在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方面,截止到今年9月,限制842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327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7.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109.9万人次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义务。在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联合惩戒方面,截止今年三季度末,阻止当事人出境边控信息1201人次,实际阻止出境80人次;4165名当事人被工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限制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以及经理职务;4613户当事人融资授信被限;4552户当事人被财政部门限制政府性资金支持;4525户当事人在政府采购中受限;4446户当事人在实际申请政府土地供应时未被批获;4277户当事人在申请受让收费公路权益时受到禁止;4100户当事人发行企业债券申请不予受理;3595户当事人受到高消费方面的限制等。在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联合激励方面,今年前三季度,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享受绿色通道或专门人员帮助办理涉税事项64万户次,享受出扣企业管理一类企业便利措施2.9万户次,享受行政审批绿色通道1.7万户次,享受发改、人社、工商、海关等部门各类激励措施25万户次;截止今年第三季度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向守信企业发放贷款48.2万笔,其中涉及小微企业39.4万笔,小微企业“银稅互动”贷款金额5700多亿元。目前,联合惩戒领域突破30个。

  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基本清零。目前,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各级地方政府共有5006家,整改率达到99.68%。

  双公示信息质、量双升。今年4月,引入13家信用服务机构对各地方“双公示”工作开展第三方评估,大幅提升了各地方“双公示”信息和质和量。截止今年11月,“信用中国”网站全量更新“双公示”信息突破6080万条,较年初的2000万条增幅超过200%。

  城市信用监测实现全覆盖。监测平台已经实现对全国659个城市实时动态监测,包括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261个地级市和362个县级市。

  信用立法进程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信用法》《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办法》已经形成专家建议稿初稿,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于10月30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信用立法提供更多实践依据。

  

  今年9月,中央编办已经批复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核定事业编制40名。中心的设立对推动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将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各地方建立健全信用建设机构设置。

  连维良表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成绩重大突破,将为未来的各项信用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保障、窗口保障、机制保障、法律保障和组织保障,也将有助于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推动“放管服”改革,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国家治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