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市物流业税费外流现象较为严重
经初步估算,2017年全市物流业总收入完成约60亿元,按照纳税额占物流业务总收入的32.5%计算,全市物流业应产生税金约为19.5亿元,而全年物流业完成税收仅为4亿元,其余约15.5亿元税收外流,税收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另外据部分物流企业反映,中储智运公司下一步可能进驻乌海物流业市场,该企业作为国资委下属的综合物流企业,享受缴纳6%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本地企业则执行11%的税收优惠政策,由于税收比例差距过大,将进一步抑制本地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全市物流业整体“散、乱、差、小”,缺乏支柱型企业,产业集聚效应不高
全市物流企业注册数量虽然较多,但都是小规模经营,没有5A级物流企业,只有3家4A级铁路物流企业,还都处于停运状态。一是全市约90%的长途货运市场被巴运集团、鄂尔多斯大有运输、河北海晟、陕西神龙等物流企业垄断,本地物流企业承担煤炭、焦炭等货物短岛运输,缺乏实力雄厚的大型物流支柱企业。二是已建成的众利惠农、隆信祥、呼铁同洲、如意俊安、锦达等物流园运输方式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运输模式,拥有自主品牌的跨地区、跨行业大型物流企业处于空白状态。三是部分物流公司反映货运车辆没有大型停车区(场),给司机停车出行造成诸多不便。
三、全市缺少危化品物流园区
近年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氯碱化工和精细化工在工业经济中占比重越来越大,全市危货运输品主要有汽油、LNG、乙醇、甲醇、乙炔、硝盐、有机氯农药等产品。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逐年扩大,化工企业对运输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增长,对于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全市危险品运输管理十分不规范,一是乌海市及周边工业园区没有正规危货物流园,有危货运输资质的企业较少,无法满足危货市场的运输需求,同时缺乏危货品市场的统一管理和安全调配。二是办理危货运输经营许可证审批程序多、流程长,企业办证极为不便,全市化工企业危货运输业务多数外包给外地运输公司。
四、全市缺乏针对物流车辆维修厂区
2017年全市公路货运量约为6000万吨,按照每辆货车载重70吨计算,全年公路货运车辆约为86万辆次。根据实地调研,全市汽车维修企业根据经营规模、技术力量、场地设备等硬件标准,共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三个档次,目前一类二类维修企业45户(从事大型汽车修理),三类维修业165户(从事汽车喷漆、美容等服务),维修从业人员约1200人。由于大型汽车修理企业资金投入大、经营场地大、技术工人要求高,目前全市没有一家大规模综合性的汽车修理企业,货车多数在城区周边小汽车修理店铺进行车辆维修,无法开具正规修理费发票,不能进行进项抵扣税费。
(建议解决措施调研后上报)
签 发:邵 炜 撰 稿:赵建栋
联系电话:3959005 联系电话:3959026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