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索  引  号 KAO-002-00-07-02-000-2016-006 组配分类 行政职权
  • 文  号 发文日期 2016年09月30日
  •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30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乌海市发改委以乌海发改高技字〔2016326 号予以乌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1.搭建“四个网络”。公安信息网、政务外网及视频专网和互联网四个网络。通过符合公安标准的安全边界接入平台实现视频资源从视频专网到公安信息网的传输、到政务外网的传输,通过安全防护系统实现视频流从社会资源网到视频专网,通过视频安全单向传输设备实现公众服务资源的发布。 2.搭建“二级平台架构”。搭建省-市二级平台架构,市级综治共享平台/市级公安信息网联网平台往上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和公安信息网与自治区平台互联互通、往下为区、镇(街道)、村(社区)提供视频应用服务,在本级开展各种视频综合应用。在公安信息网升级或建设视频联网平台(以下简称联网平台)、视频图像解析平台和综合应用平台;在政务外网建设综治共享平台(以下简称综治共享平台)、综合应用平台;在互联网建设公众服务平台和社会资源接入平台。以综治共享平台为核心实现视频图像的汇聚、共享,为视频图像解析平台、综合应用平台提供基础视频图像资源支撑。 3.搭建“二个管理系统”。通过安全管控系统、运维管理系统两个体系架构,为各类业务、用户、数据、计算机系统、平台和网络提供信息安全、用户认证可靠的运行环境和防范措施;实现设备资源的综合管理,定期进行网管信息采集,实现信息的展现与异常报警,保障系统的可用性和完好性。 4.抓好“四个示范”。一是建立资源高度集约体系。全市资源高度集约、视频图像全面共享,全市统筹规划视频监控建设,集中财政投资、网络资源、监控资源,建设集约型视频安防监控体系。二是建立立体化三级联动视频管控体系。全市视频监控按照立体化模式建设,按照覆盖范围不同、监视角度不同,将全市监控摄像头分为三级。视频一级为高空望监控,选择城市制高点安装高清长焦透雾摄像机,实现300米以下高度、远距离大范围宏观视频监控;视频二级为建筑制高点监控,选择城市较高建筑安装摄像机,实现100米以下高度城市道路远端监控;视频三级为小区监控和路口监控,将现有的视频监控摄像机联网,实现低空5米以下高度的社会面监控。通过三级监控形成既有低空微观监控又有高空宏观监控的立体化联动监控体系。三是建立视频深度应用体系。建立人脸智能布控卡口系统和车辆智能布控卡口系统,通过应用人脸识别及车辆识别技术结合现场高清视频监控摄像机实行人脸及车辆检测,与后端的“黑名单”进行实时比对,实现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监控报警和防控。四是建立集中运维管理体系。按照“分级汇聚、一级共享”的原则,在市级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平台、综治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交换共享平台和全市运维管控平台,由市公安局统一管理图像资源的运维、管理和监督。通过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对全市监控系统设备、网络、存储实时监控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日常的故障记录作出故障分析,分析故障出现的频次、点位,针对反复出现故障做出精准处理。总投资: 8538.8万元。

    项目的实施能够推进乌海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提高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覆盖率、实现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维护安全稳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交通疏导、风险预测、应急处理等各领域精细化治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保障犯罪的能力,有效服务于侦查破案;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管理,深化“平安乌海”建设,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发:孙志宏                  稿:赵鉴东

    联系电话:3959005             联系电话:3998380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