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海市打造焦炉煤气制天然气
外送通道的调研报告
2016年3月23日
一、基本情况
乌海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在50多年的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了约5亿吨低热值煤,经过自燃等消耗,目前累计堆存总量约4亿吨,低热值煤的大量堆积对我市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特别是对大气、水体、土地等环境因素造成极大的破坏。截止目前全市焦炭企业17个,总规模2610万吨,已形成焦炭产能达1800万吨。随着焦炭行业产能过剩影响的持续加大,焦化厂主要产品焦炭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多数焦化企业已处在零利润甚至亏损的经营状态。各焦炭企业为摆脱困境,不断提升焦炭及焦化副产品的深加工。而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工艺技术条件成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代表煤焦化下游副产品深加工先进水平,同时可改善乌海地区的环境质量,提高我区天然气的供应保障能力。
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就是将气体进入装置后,经压缩、净化脱硫、甲烷化和深冷液化分离制得液化天然气。其中的关键步骤即是甲烷化处理,例如源通煤焦化是采用英国Davy公司的甲烷化技术,绝热固定床反应器,高效回收热能,同时采用焦炭纯氧气化气补入焦炉煤气,调整氢碳比,提高了氢的利用率,实现了焦炉气转化的高效率。既可增加LNG产量,又可减少废气的排放,利于节能减排。
目前,自治区能源局已经同意将我市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天然气产业及管道建设“十三五”规划》,拟从杭锦旗站点接入“鄂尔多斯-安平-沧州输气管道”,直接距离130公里左右。该通道的建设将为我市打开天然气外送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相关企业甲烷化建设情况
在我市已投产的13个焦炭企业中,9家公司1390万吨项目计划实施甲烷化装置,2家公司200万吨焦炭已建设甲烷化装置,其中乌海市华信焦化有限公司处于设备建设过程中,乌海市源通煤化工有限公司已完成甲烷化装置,预计近期投产。另外7家公司1190万吨焦炭计划建设甲烷化装置。
三、成本分析
目前我市西部天然气管道气居民用气成本价约为1.35元/立方米,零售价为2.08元/立方米(非居民用气价格成本为1.556元/立方米,零售价为2.446元/立方米)。另外,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价格约为350美元每千立方米,折合人名币为2.23元/立方米。乌海市源通煤化工有限公司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成本约为1.18元/立方米。根据内蒙古油气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调研,修建“乌海-杭锦旗”段管道,通过分输站,接入“鄂尔多斯-安平-沧州输气管道”,这一线路最短,具有可行性。该段线路长度约为140公里,总投资6亿元。初步估算,按照管输费为0.13元/立方米,不考虑前期投资,每年管道输气量需达到10亿立方米/年,才能达到管道运营的盈亏平衡。若想获得利润,至少每年管道输气量要达到20亿立方米/年,油气投资公司才会考虑投资建设。
以我市目前已经实施甲烷化装置的源通煤化工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建设规模为100万吨焦炭,而100万吨焦炭企业能产生4-5亿立方焦炉煤气,其中约自用一半作为燃料,一半用于制天然气。一般情况下2.5亿立方米焦炉煤气制1亿立方米天然气,因此,100万吨焦炭可制气1亿立方米。若全部气化,100万吨焦炭能生产出13亿立方米天然气。仅一家企业就可达到管道运营的盈亏平衡。如果我市9家计划建设甲烷化装置的企业全部投产,则1390万吨焦炭能生产出180.7亿立方米天然气。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形势下行,焦化企业已处在亏损的经营状态。对于有计划改变生产工艺的但没有资金实施甲烷化装置的企业给予更多政策的支持。
(二)鼓励管道建设企业与焦炭企业采取互相参股的运营模式,从而保证外送通道的输气量。
(三)目前我市煤焦化行业仍未摆脱以焦炭为主焦化副产品为辅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煤焦化企业想依靠焦炭价格回升走出困境的可能已不复存在。为了摆脱目前的困境,只有迅速完成焦炭及焦化副产品的深加工,不断提高焦化产品种类和附加值并摆脱焦化企业严重依赖钢铁行业的现实情况,焦化企业才能避免被市场经济淘汰出局的命运。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