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健康发展铁合金行业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17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我市铁合金行业依托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广泛吸纳国内资金发展铁合金,“十五”以来,是我市铁合金工业快速发展时期,生产能力大幅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我市的铁合金工业还面临诸如国家宏观政策、环境保护、矿产资源、能源以及行业内部众多严峻挑战和制约。为进一步规范、引导我市铁合金行业的健康发展,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我市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产业发展相关问题,加快推进铁合金行业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
一、我市铁合金行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乌海市铁合金行业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走出一条依靠我市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优势(石嘴山市红果子的硅石矿探明储量1500多万吨),以矿产品的初级加工为主的发展路子,我市目前主要铁合金产品是硅铁,同时有少量硅锰、工业硅。到2005年末,我市铁合金企业发展到45户,设计生产能力达到110万吨,占全国铁合金生产能力的4.97 %。实际生产铁合金20万吨,占全国实际生产量的3.6%。铁合金企业实现的产值为97717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7.3%。受市场和产业政策调整等的影响,我市铁合金企业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全市45户铁合金企业有30户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维持生产的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处于亏本生产状态。
(二)我市铁合金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企业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2、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大部分企业都是以矿产品粗加工为主,缺乏深加工项目。
3、产品结构单一,我市铁合金主要产品为硅铁,硅锰合金、硅铝合金、硅钙合金等稀有合金年产量不足6万吨。
4、立项多头审批,三区经委、发改局都有权力审批,市区两级审批权限划分不清,造成设计生产能力偏大,而实际产量偏小,如有的硅铁企业立项时设计生产能力20万吨,而实际产量仅6万吨。
5、铁合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气、渣和水,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虽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对环境污染控制,然而环保设备运行率低,排污不达标也是广泛存在的。
(三)我市发展铁合金行业面临主要形势和制约
1、受全球钢铁市场发展影响,中国铁合金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惊人,使中国铁合金工业进入了盲目发展的阶段,产能大幅增长。因此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调控铁合金行业的政策,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对电石和铁合金行业进行清理整顿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4]2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4年第76号),200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铁合金生产企业行业准入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7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铁合金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同时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又宣布从2005年1月1日起,取消了13项铁合金产品8%的出口退税,这些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对我市今后发展铁合金行业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最终面临整改、关停;新上企业一定要符合铁合金行业准入门槛、国家环保标准,并且针对国家铁合金产能过剩和我市资源条件我市要限制此类项目的上马。
2、铁合金行业是名副其实的“电老虎”,对铁合金生产讲将其视为“原料”也未偿不可,伴随着近年来电石、铁合金产业的暴利,我区很多旗县、盟市都开始发展高载能工业。1998年8月1日,我市在全区第一个执行高载能优惠电价,而目前我市电网电价每度上涨1.5分,销售电价与其他盟市相同,作为我市比较优势之一的电价优势已逐步失去,硅铁厂在我区遍地开花建设,使我市市场竞争力严重削弱。
3、铁合金生产不仅是“电老虎”,也是用水大户,冷却水、冲渣水的消耗也很惊人,而我市却是缺水城市,水的消耗应得到及时控制,我国将会用非常强硬的行政和经济手段规范工业用水。
4、我市发展铁合金受制于矿产资源的制约,我市硅石矿、锰矿、铬矿等铁合金生产资源不属于优势资源,目前主要硅铁产品原料大部分依靠石咀山红果子的硅石矿,运输及矿价上涨等不稳定因素,提高了硅铁生产成本。
二、我国铁合金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是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我国现有铁合金生产企业1570家,生产能力2213万吨,主要分布在贵州、内蒙、宁夏等资源比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2005年铁合金产量1067万吨,出口174万吨,进口37万吨,国内消费量930万吨。目前铁合金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仅48%,并且仍有在建项目161万吨,拟建项目123万吨。
(二)是工艺装备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现有电炉生产能力中,符合新建项目准入条件的25000千伏安及以上电炉生产能力仅占4.1%。按照产业政策规定,5000千伏安以下电炉生产能力中,应限期淘汰的生产能力约160万吨,占电炉总生产能力的8.1%。一些企业忽视环保设施建设,据初步统计,目前铁合金企业环保达标的仅占31%,污染限期治理整改任务非常繁重。
(三)是产业集中度较低。近年来虽然企业规模有所扩大,但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上的企业28户,生产能力470万吨,分别占企业总数和总生产能力的1.8%和21.2%;生产能力1万吨以下的小企业多达787户,生产能力405万吨,分别占企业总数和总生产能力的50.1%和18.3%。
我国铁合金行业存在的结构不合理问题,特别是产能严重过剩,对行业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2005年,国际市场中国产硅铁、硅锰铁成交价比上年降幅达25-30%;国内市场硅锰合金、高碳锰铁、硅铁价格下降达20-30%,有的产品价格已在成本线以下。由于产品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企业效益大幅度下降,部分企业处于亏损或停产半停产状态。当前铁合金行业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问题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加剧,企业倒闭、职工失业增加,金融风险加大。然而产能过剩也为推进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才会有调整结构的意愿和压力,市场才有条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当前国家已经明确了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和结构调整的方向重点,也积累了电价、出口、环保、信贷、土地等政策手段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
三、我市发展思路及目标
根据我市、全国铁合金行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化害为利,加快推进铁合金行业结构调整,既是促进我市铁合金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
(一)发展思路
以重点项目建设为龙头,推进高载能优化升级;以提高铁合金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现已形成的产业部局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铁合金行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逐步改造和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目标
1.铁合金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基本相适应。2010年全国铁合金生产能力控制在1700万吨左右根据我市资源、环境、国家政策等因素,实施总量控制,“十一五”硅铁发展应控制在100万吨。
2.工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部电炉生产能力达到25000千伏安,炉型为全密闭式。
3.能耗、物耗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得到改善。2010年,铁合金产品单位资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10%以上,主元素回收率比2005年提高10%以上,生产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达标率达到100%。
4.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低磷、硫、铝、氮等优级品及其他新产品的产量比2005年增长一倍以上,产品综合合格率达到99.5%。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严格行业准入管理,控制生产能力增长。严格执行《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禁止新建25000千伏安以下,以及25000千伏安及以上但环境保护、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工艺装备等达不到准入要求的铁合金矿热电炉项目。禁止新建300立方米以下的锰铁高炉项目。现有铁合金生产企业要全面整改,限期达到《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规定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
(二)以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综合利用为重点,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促进工艺装备升级。推进铁合金电炉大型化、密闭化、自动化,推广炉外精炼新工艺、原料精料入炉技术、矿热炉低压补偿技术、合理利用硅微粉、锰、铬粉尘等回收和综合利用技术、煤气回收、冶炼炉渣回收及湿法冶炼废渣综合利用技术等。研究开发硅钙合金、硅铝合金等特种铁合金产品大型电炉生产技术和装备,并在开发应用成功的基础上,淘汰3200千伏安及以下特种铁合金矿热炉生产装备。推广干法或湿法工艺净化处理铁合金电炉烟尘技术等环保及污染治理技术,加强铁合金企业污染治理。
(三)大力开发工业硅。工业硅又称金属硅,是生产硅铝合金、硅青铜和许多其他中间合金的重要原料,也是生产有机硅、树脂、硅橡胶等化工产品的原料;是生产半导体单晶硅的主要原料,还可制作太阳能电池。在世界新生技术革命浪潮中,由于新兴的电子工业,新能源工业的发展使工业硅的用途已深入到冶金、化工、机械制造、航空、电器、汽车、船舶制造、能源开发等各个领域,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
(四)延长硅产业链,支持开发工业硅下游产品,主要是向多晶硅方向发展。多晶硅是以工业硅为原料的超级化工原料,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的生产地主要在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我国的产量不足1万吨,93%依赖进口。乌海市目前工业硅的产量是5000吨,纯度和质量都非常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市目前正在规划论证1000吨多晶硅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2亿元,年产值5.7亿元,利润1.5亿元。
(五)硅铁炉气中除含有大量可燃气体一氧化碳外,还含大量附着力强、保热性能差的二氧化硅粉尘。综合利炉气是我市硅铁企业最大的可利用资源。我市硅铁企业应借鉴有关炉气直燃技术用于废热锅炉生产蒸汽或发电,或利用炉气余热来预热原料,也可降低电耗200—300KWH,同时净化回收的硅尘粉(90%以上粒径小于1毫米),可用于水泥中能提高水泥的凝固速度和构筑物的强度,还可用于生产耐火材料。
五、我市健康发展铁合金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铁合金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治理整顿焦炭、铁合金、电石行业的清理整顿》等,遏制铁合金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1、工艺与设备。矿热电炉容量达到单台≥25000KVA。2、能源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淘汰关停不符合政策的企业。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根据现在铁合金行业盲目无序发展,浪费侵吞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状况,政府可采取不予送电或提高供电价格,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抓典型,对严重不负责任及不遵守国家政策和法规的企业,除对地方以及领导将追究责任外,并进行媒体的新闻暴光。
(三)按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节约合理用电的原则,调整铁合金生产用电政策。适时调整峰、谷、平时段比例和峰谷丰枯电价差,在现行的10千伏、35千伏、110千伏几个电压等级的基础上增加 220千伏电压等级,并进一步拉大各电压等级的电价差,继续对铁合金生产企业实行差别电价,鼓励企业避峰用电,提高供电效率,鼓励能耗低、工艺先进的大型铁合金电炉生产,淘汰落后铁合金电炉。
(四)我市铁合金企业正处在一个资源较贫乏,企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的局面,所以要做到铁合金业既立足于国内市场,又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去,就必须对企业进行改革和改造,进行体制上的创新。并以资源和市场配置为依据优胜劣汰,形成企业间联盟式集团。积极推广先进的工艺技术,特别是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在短时间内改变落后状况。
(五)硅铁炉的结构与电石炉相似,稍加改动即可生产电石。由于国内外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国家产业政策已不再限制电石乙炔法聚氯乙烯的生产,电石的市场需求量将会保持平稳上升和出口的势头。若一旦硅铁企业利润率下降到盈亏平衡点,可以改选为电石炉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避免基建投资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