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域一体化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互动,打破地域、空间、体制障碍,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实现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乌海市交通网络日臻完善,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加速推进,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一、 乌海市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区位优势。乌海市是国家呼包银榆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是“蒙宁陕”经济区的结合部,处于新疆、甘肃、宁夏开发运行的大通道,同时又是自治区西部小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区位优势突出。
2、交通便捷。乌海市境内公路、铁路、航空网络通畅,辐射全国,方便快捷。包兰铁路、东乌铁路、京藏高速、荣乌高速、109国道、110国道贯穿其境,乌海机场具备4C级规模飞行区,未来包银客专建成,交通将更加便捷。
3、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围绕打造中国西部旅游集散中心和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推进了环山环湖景区建设,乌海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创建等。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成为乌海市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16年,全市接待游客214万人次,同比增长16%;全市旅游业总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28%。预计到2020年,接待游客达4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13亿元。
二、发展思路及重点
(一)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乌海湖周边大河、大漠、大汗、大湿地等自然及人文要素集聚优势,以“全域旅游”为目标,以创建乌海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重点,突出蒙元文化、黄河文化、书法文化、赏石文化等特色,加强与周边鄂尔多斯、巴彦淖尔、阿拉善以及银川等地的交流合作,推动实施产品互补、战略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平台共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旅游集散地和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
(二)发展重点
1、打造一批特色景区。创建乌海湖国家休闲旅游度假区,海勃湾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满巴拉僧庙、桌子山岩画、当代书法艺术馆创建国家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海勃湾北部现代农业旅游基地、阳光田宇国际酒庄、乌兰淖尔镇、龙游湾湿地公园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加快环山湖灯光秀、沿黄河景观道路、沙漠葡萄酒庄、环城绿色游憩道、甘德尔山玻璃廊道、沙漠度假岛等重点项目建设,丰富环湖旅游项目,开发沙漠休闲体验区旅游项目,加快推进飞翔甘德尔玻璃廊桥、甘德尔山120+1人大型往复式客运架空索道旅游PPP项目、乌兰淖尔镇黄金岸线旅游综合服务体项目、沿黄生态文明产业带旅游通道、湿地公园、休闲农庄、特色酒庄建设,不断开发生态、休闲、体育、会展、研学、文化、节庆赛事等旅游新业态,促进区域旅游全面发展。
2、整合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发挥乌海对外交通优势和连接宁夏、阿拉善、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周边区域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主动对接,重点推出四条区域旅游线路:
1.乌海—鄂尔多斯阿尔寨石窟—布龙湖—草原风光旅游区
2.乌海—阿拉善北寺—南寺—月亮湖—胡杨林—东风航天城
3.乌海—沙湖—西部影视城—沙坡头—通湖草原
4.乌海—梦幻峡谷人根峰—三盛公—恩格贝沙漠
3、建设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按照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的架构,建立全市智慧旅游数据库,成立乌海市旅游信息服务中心(数据中心),形成区域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直接对接区域内各地旅游服务平台,实现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网上预订、在线支付等,最终实现信息共享,智慧旅游。
4、形成一个客源市场。一是区域内深入合作,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共建共享。二是在各种旅游展会和推介过程中联合促销,提高区域旅游的知名度。三是互送游客,制定奖励和补贴政策,实现互利共赢。四是打破壁垒,推进无障碍旅游合作,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支持在各城市间开展旅游经营活动。
三、发展对策
(一)科学规划。加强与鄂尔多斯、巴彦淖尔、阿拉善、银川等地的密切协作,针对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面临的诸如发展优势、发展不足、如何定位、如何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等问题,要科学规划,互补建设,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体制创新。构建“政府主导、适应市场、社会参与、持续发展”的大旅游发展联动机制,成立旅游产业联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施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共同构建旅游区域一体化。
(三)品牌带动。大力推进“敕勒川现代草原文明核心区(鄂巴)”、“阿拉善秘境探秘(乌海、阿拉善)”、“黄河几字湾大漠风情线”、“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等区域品牌和线路品牌建设,加快创建“乌海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品牌景区建设,通过品牌带动、示范,提升区域旅游的发展。
(四)财政、金融支持。一是紧跟国家和自治区旅游发展方向,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资金支持。二是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三是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大对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四是积极发展旅游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推进旅游项目产权与经营权交易平台建设。五是积极引导预期收益好、品牌认可度高的旅游企业探索通过相关收费权、经营权抵(质)押等方式融资筹资。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