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经济运行
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5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增强社会各界的投资信心,同时转变观念迎接挑战,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力度,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目前,神华、君正、海化、京海电厂、黑猫炭黑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湖北宜化、东方希望、赛马水泥等实力派上市企业项目落地乌海,重点项目贷款力度空前加大;公路、铁路、基础设施投入大幅增加,城市功能逐步提升;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城乡一体化明确了新的建设目标;民生和谐,市民消费信心稳定,财政收入质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列全区之首,全市经济形势好于预期。 (一)经济增长整体呈回升态势。从GDP季度增长速度看,去年第三季度GDP增长17.3%,第四季度跌至14.1%。今年开始逐步回升,一季度增长16.6%,比去年第四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预计上半年GDP累计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34%,第二产业增长17.5%左右,第三产业增长16%左右。 从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看,17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5.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49.02%,同比增长18%,比一季度提高了0.5个百分点,比去年底提高了7.7个百分点。自去年9月后我市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逐月回落,12月份跌至最低,今年呈现波动回升态势。 从停产企业恢复情况看,目前停产企业36户(其中:政策性停产的企业8户;高耗能企业14户,在现有电价条件下这些企业基本不可能复产,加之它们都是产值低能耗高企业,国家今后也不会再对这类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可视为复产无望企业。由此,实际停产企业应调整为14户)。 从用电量和货运量的变化情况看,今年6月份,我市电网平均负荷79.79万千瓦,较去年最低时平均负荷35.96万千瓦,增长122%,环比增长9.4%;上半年,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增长率18.6%左右,比一季度提高9.2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同比下降8.1%,比一季度下降1.9%。 从消费及物价情况看,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76亿元,增长19.1%,列全区第一位。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分别同比增长15.2%、18.7%、25.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达99.3%,同比下降0.7%,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达105.8%,累计回落2.18个百分点。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虽延续了去年底双负增长态势,上半年分别同比下降59.5%和58.3%,但与一季度相比分别回升了34.3和36.8个百分点。从售房情况看,正常时每月销售商品房应在700套左右,去年9月当月只售出300多套,然后就一路走低,今年1月只售出21套,2月售出224套,3月售出559套,4月售出474套,5月售出672套,6月售出794套。截至6月底,未销售商品房11264套,空置面积119.6万平方米。 (二)农业发展比较顺利。上半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316公顷,同比增长12.4%。截至目前葡萄新增种植面积5000亩。猪肉、牛肉、羊肉、禽肉、禽蛋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49.5%、8.4%、5.1%、6.6%;牛奶产量同比下降48.7%。汉森、新时针、云飞、田野4家生态农业庄园项目建设规划初稿已完成正在修改完善,吉奥尼庄园项目正进行欧式化打造、汉森酒庄地下酒窖正在装修,今年均可建成标准化的旅游庄园。 (三)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自治区给我市下达“十一五”目标是单位GDP能耗下降28.2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8.6万吨以内,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目标控制在0.8万吨以内。从“十一五”前三年看,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完成 “十一五”规划目标的52.27%、36.99%、87.5%。上半年,节能方面,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6.5%。减排方面,列入2009年二氧化硫减排计划的项目有161个,已完成138个项目,共计削减二氧化硫8221.6吨;列入2009年化学需氧量减排计划的7个项目进展较顺利,共计削减化学需氧量20.6吨。通过自治区评审并报送国家的中央预算内备选节能减排项目有9项,目前4个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专家审查。申报国家和自治区节能技改财政奖励项目12项。正在实施的节能减排、新能源项目有五虎山瓦斯发电项目、赛马公司余热发电项目、黑猫炭黑尾气余热发电项目、金沙太阳能热气流发电项目、移动热源试点等。截至6月底,海勃湾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35天, 乌达、海南城区达到112、96天。 (四)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58亿元,同比增长72.1%,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0.4个百分点,增幅比全区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8.6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区第3位。从投资结构看,去年上半年,国有类投资完成13.2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3.27%,非国有类投资完成26.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6.73%;今年上半年,国有类投资完成30.12亿元,同比增长1.27倍,占全部投资的43.92%,非国有类投资完成38.46亿元,同比增长44.59%,占全部投资的56.08%。从投资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占全部投资的2.48%,同比增长4.96倍;第二产业占70.28%,同比增长84.4%;第三产业占27.24%,同比增长39.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39亿元,同比下降 21.1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0.42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完成46.21亿元,同比增长84.4%。截至目前,主要工业重点项目已竣工8项,分别是华资二期50万吨捣固焦项目、浩通一期年产30万立方米粉煤灰砌块项目,海美斯陶瓷年产900万平方米屋面瓦外墙砖项目(一条生产线450万平方米),京煤集团300万吨凝石项目一期50万吨,泰和年产96万吨捣固焦项目1号炉(50万吨),黑猫年产16万吨炭黑项目一期8万吨,黄河工贸年产96万吨捣固焦1号焦炉(50万吨),良峰一期年产5000吨精萘、5000吨2-萘酚项目。在建工业重点项目中,神华能源一组项目,共计6项,总投资56.38亿元。08年累计完成投资17.32亿元,09年计划投资28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10.29亿元。君正公司一组项目,共计3项,总投资40.59亿元。08年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09计划完成10.6亿元,上半年完成5.96亿元。黄河工贸一组项目,共计3 项,总投资14.44亿元。08年累计完成投资6亿元,09年计划完成3.94亿元,上半年完成9200万元。焦化一组项目,目前已审批规模有1560万吨,已建成300万吨(神华一期、华资各100万吨,黄河工贸、泰和各50万吨);目前开工800万吨(分别是神华二期200万吨,美方一期、佳鑫、源通、德昇、西部煤化工各100万吨,泰和、黄河工贸各50万吨),总投资59.76亿元,08年累计完成投资28.3亿元,09年计划完成投资23.64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12.13亿元,除西部煤化工公司捣固焦项目停建、美方一期2号炉计划明年投产外,其余项目计划在年内全部建成;未开工460万吨[分别是神华三期200万吨、美方二期、榕鑫(原蒙港)、久丰]。 其它重点项目中,甘德尔山生态景区项目,总投资8.2亿元,09年计划投资2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1.48亿元,完成造林9000亩。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26.9亿元,可研报告已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09年计划完成投资5 亿元。国道110线海勃湾至麻黄沟段公路改建工程,总投资13.79亿元, 08年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09年计划完成投资5.14亿元,目前完成投资2.57亿元;海惠二级公路,总投资3.64亿元,08年累计完成投资6000万元,09年计划完成投资7839万元,目前完成投资1000万元;新地至西来峰经济开发区运煤二级公路,总投资4.77亿元,08年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09年计划完成投资3.8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43亿元。城际间快速通道工程,总投资4.34亿元,09年计划完成投资1.4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2亿元。(乌)海公(乌素)铁路扩能改造,总投资7.57亿元(工程包括新建黄白茨至拉僧庙线路24.2公里,总投资5.77亿元;拉僧庙至公乌素10.2公里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总投资1.8亿元)。目前该工程招投标工作已完成,征地拆迁和排干等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预计7月28日开工建设,2010年年底完工,09年力保完成投资5亿元。总投资9868万元的呼铁物流项目,已报批完毕,目前呼铁物流公司已成立,即将开工建设。乌兰镇至五虎山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计划9月开工,S217线海南区至拉僧庙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正在招投标,京藏高速公路摩尔沟互通立交桥新建工程正在进行开工前准备工作。棚户区人口集中搬迁项目,总投资67亿元,总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搬迁安置总户数55665户。08年棚户安置区新建住宅7527户,已全部封顶,累计完成7.7亿元,今年底将逐步分配入住完毕,09年计划完成投资20亿元,计划开工1万户,上半年新开工建设6297户,完成投资2.3亿元。 (五)金融信贷情况良好。上半年,我市实际落实贷款65.88亿元。其中水利枢纽、棚户区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项目政府举债12.6亿元,企业贷款38亿元,其它重点项目(公路、医院、运煤专线)贷款18.28亿元。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96.88亿元,比年初增加48.35亿元,同比增长40.2%;各项贷款余额达198.28亿元,比年初增加54.18亿元,同比增长49.1%,高于上年同期41.7个百分点。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均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分别比年初增长33.74% 、31.84%、50.85%,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信贷刺激作用显著。信贷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趋势不断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71.39亿元,比年初增长64.39%,高于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速26.79个百分点,信贷向中小企业流动倾向明显。 (六)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达29.3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0%,同比增长27.6%,增速居全区第3位,财政收入质量位列全区第一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86亿元,同比增长35.3%,税收收入10.24亿元,同比增长36.4%,非税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28.8%。地方财政总收入的稳定增长依然依靠税收收入的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917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6.44%,同比增长13.78%。农区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308元,同比增长15%。 (七)民生状况持续改善。重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在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支持的同时,不断加大自身投入,实施社会事业、交通、生态、水利、棚户区项目共76项,总投资122亿元(社会事业65项、交通8项、生态1项、水利1项、棚户区1项),已开工42项。截至2008年累计完成投资13.9亿元,今年计划完成44.5亿元(是前三年总和的2.23倍),上半年完成投资7.2亿元。社会事业方面,乌海人民体育中心总投资1.97亿元,截至2008年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0.8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0.4亿元;滨河中学总投资1.6亿元,截至2008年累计完成投资0.6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0.18亿元;乌海人民艺术中心总投资1.8亿元,已完成设计方案;儿童福利院工程正在选址、设计方案。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10个标准化社区卫生中心,1个完工,6个正在建设,3个正准备开工;年初确定的新建15个村卫生室已完工。关注老年人生活,加大老年人服务设施的投入,老年公寓楼正在内装修。年初确定的十件实事进展顺利。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527人,完成年度计划的65%(今年目标为7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07人,完成年度计划的64%(今年目标为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49%(今年目标为4.5%)。农牧民工转移就业培训682人,完成年度计划的55%(今年目标为1000人)。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全市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53万人、37.29万人、7.65万人、6.9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3.83万人。财政对社会保障支持进一步加大。上半年社会保障与就业同比增加1.04亿元,增长60%;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计支出3299.4万元,享受低保人数29562人。积极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出台《关于进一步应对当前经济面临困难的意见》,共涉及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70项,年涉及收费金额480.87万元。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