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价格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5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11年上半年价格形势分析
乌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年7月12日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高,食品价格上涨过快,抑制物价总水平上涨压力加大。
一、当前物价总体形势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明显上升
1-6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去年各月份同期相比分别上涨4.7%、4.5%、4.9%、5.2% 、5.4%和6.2%,累计上涨5.1%,与自治区平均涨幅一致,比国家平均涨幅低0.3个百分点,高于全年预期控制目标1.1个百分点。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2%,环比上涨0.2%。低于国家0.3个百分点。
从类别看,八大类消费价格同比呈现“六升二降”。1-6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8.5%,鲜蛋价格上涨21.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0%,鲜菜价格上涨15%,其他种类的食品价格均处于上涨态势。仅食品价格上涨就对CPI带来88%的贡献率。烟酒类上涨6.3%;衣着类上涨3.1%;家庭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居住类上涨4.4%。二个下降的消费价格大类是: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1.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5.2%。
从环比来看, 6月份食品类价格环比上涨0.9%,比4月和5月份高2.1和1.8个百分点,其中鲜蛋、鱼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2.9%、5.7%和14.5%,成为推动食品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进入4月份以来,我市菜类价格降幅明显,环比下降11%,影响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73个百分点。
从CPI总体来看,从5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猪肉、水产品及鸡蛋价格春节过后不但不下降,反而一直不断上涨,且鲜蛋、肉禽价格涨幅较大,超过食品类平均涨幅6个百分点以上,成为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加之,居住类价格不断上扬,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12个百分点。与去年上半年CPI相比,2月份作为一个转折点,2010年从2月份开始平稳下降,2011年从2月份开始明显上升。
(二)农副产品价格(监测价格时点为302市场7月11日上午)
1、肉禽蛋。进入5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5月初到7月11日猪后座由11.5元/斤涨至14元/斤,上涨17.8%;精瘦肉15元/斤涨至20元/斤,上涨25%。羊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羊肉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23元,与5月初羊肉价格相比上涨5元,上涨幅度为21.7%。
鲜蛋价格小幅上涨。鲜蛋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5.5元,与5月初鲜蛋价格相比上涨0.5元,上涨幅度为10%。
2、粮油类。葵花油、大米和面粉(散装)价格变化不大。葵花油价格略有上涨,散装每500克上涨0.1元,上涨幅度为4%。大米和面粉价格上涨幅度均在6%以下。
3、蔬菜类。由于气温升高,有利于蔬菜生长,随着各地蔬菜供应旺季的到来,我市蔬菜批发市场进入4月份以后,各种蔬菜上市量的增加和本市大地菜的上市,我市蔬菜价格已大幅回落。7月11日与2月初价格相比,10个蔬菜监测品种中,8个品种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均在85%以下。与4月初价格相比,其中蒜苔、青椒、豆角3个品种价格的下降幅度均在50%以上,茄子、油菜、黄瓜、土豆、葱5个品种价格的下降幅度均在35%以下。蔬菜价格环比、同比都有所下降。
(三)房地产价格:
1、商品房:随着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进度的加快,滨河新区功能的日趋完善,商品房销售价格涨幅较大,我委近期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开工建设和续建的商品房,目前每平方米上涨500元左右,海勃湾区均价4500元/平米、滨河区4800元/平米、乌达区3300元/平米、海南区2700元/平米,城区与矿区的结合部略低。全市商品住宅售价最高的小区,分别是滨河领域小区和君正长河华府小区在6100元/平方米和7500元/平方米。海勃湾区商业用房价格涨幅较大,目前海勃湾区任何路段的商业用房销售价格均在每平方米1万元以上。
表1: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变化情况表
单位:(元/平方米)
2009年 2010年 2011年6月份
海勃湾区 2800-3200 4000-4700 4300-4800
乌达区 2500-2600 2800-3200 3300-3500
海南区 2200-2500 2600-2800 2700-3000
滨河新区 2600-2900 3800-4500 4500-5000
二、抑制物价上涨面临的压力和问题
一是当地蔬菜供给保障能力低。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挤占了大量城市近郊菜地,蔬菜自给能力降低,加上城市人口和蔬菜消费量不断增加,致使菜价上涨趋势明显。我市蔬菜冬季90%以上靠外地供应(主要从西安调入),夏季7-9月份,当地蔬菜能供给25%左右。因此,我市蔬菜价格受运输、天气、外地批发价格、房租和摊位费等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是造成我市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蔬菜批发市场档次低、直销点少。目前我市蔬菜批发市场面积有限,保鲜、物流配送、市场信息等各项服务功能不完善,难以形成上规模的蔬菜集散地,更不具备受恶劣灾害天气蔬菜的保障供给能力。另外,市场没有明确的农民直销优惠区域,市区没有农民直销点。
三是流通成本高是导致食品类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以蔬菜为例,流通成本对蔬菜价格的影响较大,业内专家分析,流通环节的成本占到了整个菜价的近2/3。从运输环节看,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断上涨导致蔬菜运输费用逐步提高,推动了外调鲜菜价格上涨。此外,蔬菜在收购-批发-终端零售过程中的多次装卸、长途运输,造成蔬菜腐烂、蒸发、散落等损耗较大,这些损失也会通过提高菜价来补偿。从批发环节看,塑料布、泡沫箱等包装材料价格和搬菜雇工费上涨推动批发环节成本上升。从零售环节看,进场费、摊位费、房租、市场管理费等各项费用高,导致蔬菜经销商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零售环节成本所占比重高达50%左右。
四是种养成本上升助推食品类价格上涨。农资价格方面,受全国影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不断上涨,致使化肥、农膜、农机用油等主要农资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粮食、蔬菜的种植成本。玉米、豆粕和仔猪价格上涨,促使肉禽及其制品、蛋类产品价格较快上升。
从中期看,农资价格、劳动力价格等生产成本刚性上涨渐成常态,长期被低估的农畜产品价格正通过涨价回归价值,进入趋势性的上涨通道。这也会推动今年我市食品类价格稳步上涨。
五是租赁价格和房价持续走高。特别是商业用房租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据调查,我市市区商业用房租赁价格由于地理位置不同,租赁价格由每平米150元到400元不等,从今年开始,由于房屋价格上涨和拆迁改造力度加大等诸多因素,几乎所有的商业用房和住宅租赁价格都有所上涨,商业用房平均涨幅在50%-60%左右,住宅平均涨幅在20%-30%左右。此外,随着通货预期增强,高收入群体、部分中等收入群体将购买商品房作为财富保值升值的重要投资手段之一,也助推了房价上涨。
三、稳定物价工作的建议
1、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蔬菜自给率。加快蔬菜基地规划、建设,保证全市基本菜田(含复种面积)要达到一定规模,提高蔬菜供应量。提高淡季蔬菜自给率,解决冬春蔬菜短缺问题。落实蔬菜直销市场或直销点,为蔬菜种植户发放自产证,积极推广农超对接供销模式,实现种植户直接销售蔬菜,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总成本。整合政府各类支农资金,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蔬菜基地生产由分散向适度规模转变,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逐步形成园区式的蔬菜种植基地。保证土地流转后蔬菜种植面积不减少。对种植菜田加大补贴,逐步提高当地蔬菜的市场保障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保证重要商品生产供应。落实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保证随时投放市场,做到不脱销,不断档。增加肉、禽、蛋,蔬菜供应,建立完善蔬菜保障体系,对于耐储蔬菜,政府应该建立储备库,要确保供应一个星期的动态肉、禽、蛋,蔬菜储备。
3、加大对养殖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要在税收、贷款、土地、补贴等方面给予养殖企业及养殖户更大的支持,以提高企业和个人对投资和从事畜牧养殖积极性。完善生猪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严控重大动物疫情疾病,加强生猪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保障生猪市场均衡供应。
4、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加快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使金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公乌素镇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尽快投入使用,再合理规划一些蔬菜直销点或早市,实现种植户直接销售蔬菜,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总成本。
5、积极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出台有关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我市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尽快研究对策,采取措施,控制我市房屋租赁涨幅过快增长。(价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