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的特点及问题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0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的特点及问题
一、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是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增速基本保持在两位数。从收入总量看,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41元,同比增长12%,是2005年的1.97倍,是2000年的4.21倍;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45元,同比增长12.4%,是2005年的1.99倍,是2000年的3.93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9837元,是2005年的2.55倍,是2000年的5.98倍。从收入增长速度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在2001年最低为8.73%,2005年最高为21.9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在2002年最低为5%,2004年最高为26.15%。十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波动较大,形成一条“低-高-低的∧形”曲线,基本与我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曲线拟合较好,这说明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基本随经济增长变化而变化,且多数年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
二是收入总量排位靠前,增速相对靠后。从全区层面看,近五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位次稳定在第4位,低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但增速排到第5位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总量位次稳定在第1位,增速在4—7位之间,2010年列第4位。从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的20个地级市看,2010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列第2位,低于鄂尔多斯,增速列第9位;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列第1位,增速列18位。从统计的西部地区51个主要城市看,2009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列第6位,增速列第29位;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列第1位,增速列23位。
三是收入结构趋向优化,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农区居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仍占主导地位。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81.9%下降为2010年的72.8%,是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3.9%提高为2010年的8.2%,且经营性收入的增速在70%的年份高于总收入的增速;转移性收入的总量大幅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是2001年的6.2倍;财产性收入的增速波动较大,比重相对较低。农区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87.9%下降为2010年的64.6%,且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家庭经营收入增速受市场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个别年份呈负增长;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9.4%上升为2010年的23.1%,且基本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1.9%上升为2010年的9.1%,且2010年转移性收入总量是2001年的14.2倍;财产性收入的增速波动较大,比重相对较低。
二、城乡居民收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下降。从全社会总水平看,全社会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64.4%下降到2010年的32%,降低了32.4个百分点;2009年全社会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降至十年来最低为25.1%。从占全市常住人口近1/5的单位从业人员看,其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15.2%下降到2010年的9.8%,降低了5.4个百分点。从GDP的收入法分析,我们认为在社会总财富中,因劳动报酬总额在GDP中比重下降所引起的居民收入相对减少的部分,转移为政府税收相对增加和企业利润的增加,而政府税收的增加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企业利润的增加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
二是收入的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差距拉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绝对量,由2001年的2550元拉大为2010年的10496元,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差距指数基本保持在2—2.2倍范围内,处于基本安全区域。
2009年我市采矿、金融、电力三个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位居各行业前三位,分别为41986元、39190元、36087元,分别是全市单位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7倍、1.28倍和1.17倍;而最低的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两个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仅为全市单位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58.2%和50.6%。同时,通过对海勃湾区10家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两个行业的商户调研了解到,绝大多数打工人员因工作流动性大,未参加任何保险,这部分人员的转移性收入很难提高。
三是低收入群体增收困难。将城镇居民收入调查数据按从低到高排序分成九组,每组占全部调查户的10%,其中,2010年最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991.73元,是最高收入组的五分之一;“十一五”期间最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90.8%,低于平均增速6.2个百分点。低收入家庭不仅收入水平低,而且增长速度慢。此外,我市有低保户2.35万人,需要政府大力扶持;还有处于低保边缘群体(低保标准360元以上,最低工资标准900元以下)3.36万人,这一群体收入少且来源不稳定,得到政府的救助相对有限。
四是就业工作仍需加强。2010年全市需安置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约8000人,而可提供就业岗位约3500个,缺口很大,且这部分失业人员大多是4050就业困难群体。创业培训师资力量薄弱,创业带动就业成效不明显,就业实训基地不足且设备简陋。就业、农牧、扶贫、住建、工会、妇联等部门均有涉及就业培训的资金,目前仍然分散独立使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综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