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乌海市第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4332R/2024-00790 | 发文字号: | 乌海发改产业复字〔2023〕4号 | ||||||
发文机构: | 发改委 | 信息分类: | 建议提案 | ||||||
概 述: | 关于乌海市第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 ||||||||
成文日期: | 2023-12-07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4-01-10 10:47:35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乌海发改产业复字〔2023〕4号
【办理结果:A】
关于乌海市第十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1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崔洪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本地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乌海市经济发展现状
乌海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02万人,城镇化率95.94%,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色交通城市、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9.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16亿元,同比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3.3亿元,同比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5.86亿元,同比增长2.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0%、6.3%。
二、主要举措
(一)以政策为引导,促进本土企业集群发展。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稳经济政策和接续措施效应,抓好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坚持把培育壮大本土企业作为我市发展的战略举措,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科学规划本土企业发展,将壮大本土企业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出台了《乌海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汇编》、《乌海市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 (2023-2025年)》、《乌海市促进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条例》、《乌海市打造全球最大BDO一体化生产基地五年行动方案》、《乌海市关于支持企业自持商业开发的土地出让优惠政策》等一系列促进本土企业发展政策。
(二)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本土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对重点帮扶企业的项目管理,切实保障企业用能、用水、用地、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需求,争取将帮扶企业项目列入国家、自治区重点项目清单,依托重点项目争取更多的要素指标和资金支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资源要素向产业链条项目集聚。支持绿色工艺绿色技术创新,加大落后产能、工艺和设备淘汰力度。
(三)提升金融服务,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制定《乌海市关于金融支持五大任务工作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在信贷政策、信贷规模、金融产品创新、业务运作效率和资源配置上,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建设项目和薄弱环节的融资支持力度。分领域、分行业建立融资项目白名单,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动态充实完善企业上市(挂牌)后备库,已形成8家重点培育类、2家关注类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制定“一企一策”上市方案,目前3家企业已进入自治区拟上市企业培育名单。
(四)加强人才引进,充实本土企业人才队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联动前置服务工作,共归集22个招商引资重大签约项目人才需求信息,围绕我市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人才需求,认真落实“双招双引”工作机制,为我市重点企业人才招引保驾护航。同步组织相关部门赴北京、吉林大学参加“广纳英才、智汇草原”活动,实现职称地区间互认,通过“点对点”、“渐进式”推进,为全市15736名专业技术人员上传职称信息,实现职称证书信息全区范围内在线核验,进一步畅通了人才流动渠道,广泛开展区域人力资源合作,组建“招才引智”团队,分别赴甘肃陇南、河南安阳、兴安盟等地区开展校企合作、招聘推介等活动,累计开展赴外招聘活动16场,提供岗位近1.6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2112人次,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6分、“政校企”合作协议10份。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开拓企业产品市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根据企业实际,采取贴息贷款、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解决企业运行和发展资金问题。由金融部门牵头,会同有关单位,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企业融资行动,推动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产业链上中小企业加强信息共享对接,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针对企业产品销售问题,帮助企业加强与下游客户对接,做好本地产品销售市场拓展工作,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集中开展跨区域、多层次、多种类的产需对接活动,切实加大本地产品销售力度,增加企业效益。
(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企业产品升级、工艺装备提升、污染治理等技术需求,帮助企业协调联系市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治理企业,积极寻求技术合作和技术引进,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助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申报知识产权项目,加快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按照全市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安排部署,帮助符合规定的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建设用地、要素保障、政策兑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力促项目建设早竣工、早见效。落实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人才引进政策,组织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服务保障用工机制,将网络招聘与线下招聘服务对接,发挥人力资源机构集聚优势,缓解部分重点缺工企业急需。
(三)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好农牧业帮扶工作。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消费,聚焦服务业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服务型制造发展,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开展服务业重点领域消费促进活动,支持电商、网络直播、网红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发展标准化种植业,做好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发放耕地保护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农产品补贴等资金扶持,鼓励、支持农业生产者使用可降解农用薄膜,配套差价补贴政策,全面推进农牧业种养帮扶措施,利用新媒体推介等形式做好本土农产品助销工作。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分管领导:郑胜利
联 系 人:张嘉
联系电话:0473-8991917
2023年12月7日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