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标       题: 乌海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332R/2024-00925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信息分类: 规划信息
概       述: 乌海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成文日期: 2024-01-16 00:00:00 公开日期: 2024-02-19 15:00:05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有效
乌海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19 15:00:05 作者:发改委站点管理员 来源:乌海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

乌海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16日  在乌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乌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乌海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乌海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坚定不移、一抓到底推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见行见效的重要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完成好两件大事,全力调结构、促转型、提信心、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5%、6%左右。

(一)承压复苏,迎难而进,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一是稳经济精准发力成效明显。出台《乌海市进一步提信心扩消费稳增长二十三条措施》等政策,累计留抵退税、缓税降费达20多亿元。制定规上工业企业全景图,组建3支助企解难服务小分队,深入推进红色服务团工程,开展全市重点企业逐户走访服务,积极争取到煤炭洗选行业用电价格系数下调、焦炭铁路运价下浮30%等助企纾困政策。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6%,新增市场主体9300余户、同比增长14.2%。

二是扩投资大抓项目蓄能强劲。争先进位、赛马比拼工作机制受到自治区点名表扬,举行2023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先后组织项目调度36次,召开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4次,创新开发应用重点项目云平台,296个重点项目开复工率100%,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2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实施招商引资三年行动,制定重点产业链两图、两库、两表,引进国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5%左右。全市争取到位各类资金72.88亿元,同比增长41.8%。

三是优环境提升服务质效双升。出台《乌海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五条措施》,105项实现跨省通办,156项实现全区通办,经营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被确定为全区唯一试点,乌海·无忧办荣获全国政务服务博览会政务服务品牌影响力奖。自治区营商环境3.0方案181项任务全部完成,获评全区首个、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全区唯一、乌海一人获评全国诚信之星

四是强园区做优载体能级提档。深入推进园区焕新提质工程,累计投入19.23亿元实施低碳产业园配套生活服务区等33个基础设施项目,低碳产业园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在建、拟建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超过20个,落地项目总投资达774.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行列。

(二)协同共进,转型攻坚,产业发展势头正劲

一是传统产业焕发新机。矿权、焦化、煤炭洗选一体化三个整合稳步推进,1个500万吨焦化项目投产、1个300万吨焦化项目基本建成、3个300万吨以上焦化项目进展顺利,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获得生态环境部批复,4个综合性煤炭产业园开工建设。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新建5G基站615个,乌海1家企业入选2023年度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市3个项目入选国家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全区首个非煤云矿山上线运行。乌达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成为自治区唯一入选的2023年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新兴产业蓄势聚能。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工业园区绿色供电、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稳步实施,累计建成并网风电光伏项目总装机94万千瓦;全区首个油气电氢四位一体能源岛试点项目建成运营。编制《区域新能源协同发展规划》,阿电入乌首批200万千瓦跨区域新能源合作示范项目启动实施,区域绿色能源消纳基地建设破题开局。在全区率先立法出台《乌海市促进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条例》,国内首家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建成BDO产能近百万吨,PTMEG填补自治区产业空白,全生物降解地膜试产并在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示范推广,被列为中国BDO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举办地。有机硅一体化、锂电池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2个产业集群和5条产业链群正在逐步成型成势。

三是第三产业扩容提质。引入首店品牌45个,统筹布局37个夜市、集市消费场景,发放消费券1800万元、拉动消费3.94亿元。出台《乌海市旅行社招徕游客奖励办法》等政策,打造精品旅游线路9条,图海山文化旅游基地获评自治区首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三线印记》获评自治区重点培育旅游演艺精品项目。旅游人次和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0%、123.7%;乌海机场旅客吞吐量近7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印发《乌海市现代大宗物流发展规划》,成功列入自治区网络货运产业试点城市。

(三)深化七治,厚植绿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是巩固七治强力治污。累计投入资金22.3亿元推进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区率先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推进粉状物料堆场全封闭改造项目19个。实施矿区、园区新改建道路35.4公里,路域环境治理243.6公里。废水排放重点单位平均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入河排污口均实现废水排放。投用全区首套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智慧监管系统,联动周边地区开展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和生态执法检查8次,8041户居民清洁取暖改造全部完成,全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25,同比下降1.8%。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二是生态保护深入推进。扛牢黄河入蒙首站首责,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黄河乌海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在Ⅱ类,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状况居全国前列。实施凤凰岭及周边生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治理黄河岸线51.5公里,累计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59平方公里。科学划定禁牧区31.3万亩,完成种草造林959.6亩,荒漠化面积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

三是节能降碳扎实推动。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2529辆建成重卡充换电站29座,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5.32%。高耗能行业淘汰出清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淘汰退出电石等产能过剩企业20户,48个重大项目获自治区节能批复,超序时进度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目标。建成绿色工厂3家,顺利通过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验收,乌达产业园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四是节约集约全面实施。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待批项目、沉淀资金等4个起底任务全部完成,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十四五闲置土地处置任务提前完成,出台《乌海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试行)》等5项管理机制。全区率先出台《乌海市节约用水条例》,建成自治区级节水型园区1个、节水型企业5家。全区率先建成盟市水权交易平台。举办首届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论坛,获全国首批再生水利用配置优秀试点城市,3个县级行政区入选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动力活力持续激发

一是重点改革纵深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等10项国家、自治区改革试点稳步实施。市属国企实现营业收入24.69亿元、同比增长32.3%,国企改革质效被自治区评为A级。大力推进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改革、供应8宗,新建工业项目按标准地出让比例达72%。在全区首推社会保险业务经办跨区域同审统办,平均审核时限较过去提升1.5个工作日左右,基层经办机构审核岗位减少一半。

二是科技创新加力提效。安排科技兴蒙资金7980万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9.5亿元,同比增长23%,位居自治区前列;获评首个自治区级专家服务基地,建成自治区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48家和高新技术企业5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7家。投入使用蒙科聚乌海分中心,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28亿元。发放110名引进人才购房补贴2181.5万元,新增高技能人才2945人。

三是开放活力迸发释放。制定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7条措施,成功举办中国·乌海—印度经贸合作线上交流会,乌贸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高效运行,入驻外贸企业90家,贸易总额达1.4亿美元。中蒙俄特色贸易区建成投用,6家企业化工产品实现自营出口,BDO产品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对外贸易朋友圈扩大至79个国家和地区,全市具有进出口资质的企业达到140多家,进出口总额达11亿元。

(五)城市更新,城乡统筹,城乡品质整体提升

一是城市功能提档升级。改造完成60个老旧小区,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790套、棚户区改造2538套,建成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试点12个,完成给排水、供热等管网更新81.5公里,新建口袋公园17座,新增绿地面积44.6万平方米。国道244线海南区至平罗县(蒙宁界)改建等工程进展顺利,S217三厂互通立交等4个项目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38条,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包银高铁乌海段进展顺利,乌海海勃湾站主体完工,新增支支通航线4条,通航城市达21个。

二是城市管理精细智慧。生活垃圾日处理规模达1000吨,全市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规划37处商业外摆市场、施划2万个车位、设立410个停车场指示牌,开展废弃汽车治理专项行动,城市更加规范整洁有序。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推行市域社会治理中心、市综治中心等多心合一,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共受理市民诉求80多万件,办结率达98.26%,入选2023中国领军智慧城市。搭建智慧供热综合管控平台,入选全区供热计量收费试点城市。

三是乡村振兴成果丰硕。完成6000亩高标准农田基础配套项目,推进实施3个千亩粮食生产示范片区、1个粮食高产村建设,粮食播种面积完成8.1万亩、同比增长12.5%。推进百亩蔬菜基地等保供项目建设,蔬菜、肉类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3%、9.4%。葡萄汁等一批葡萄产品深加工项目有序建设,发布乌海葡萄字标团体标准,乌海葡萄品牌价值突破18亿。推动海勃湾环机场等4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葡园绿道等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建成运营,改造农村公路75公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六)优化供给,增进福祉,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一是完善保障民生更加有感有效。抓牢抓实自治区43件民生实事,乌海市十大民生工程落地见效。城镇新增就业502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20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246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位居全区前列,困难人员参保率达100%。率先推行货币+实物+服务的救助模式,社会救助标准实现七连升。在全区率先实现城市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新建成3个多功能、嵌入式区级养老服务综合体,构建一体化养老助餐服务网络,惠及全市9.8万老年人。化解问题楼盘17个,9661户农牧民暖心煤在全区率先发放到位。

二是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7.7%、高于国家标准12.7个百分点。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双减政策的十条意见》等文件,投入8.9亿元完善教育设施,市二中滨河校区、一中新校区主体建成。市人民医院新建综合楼、海勃湾区人民医院新院等建成投用。成为全区唯一集采药品进药店试点城市,81个定点零售药店设立集采药品销售专柜,药品平均降价超50%。新增运动场地31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提前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2025年目标。黄河文化博物馆等加快建设,50件(套)珍贵文物成功晋级国家珍贵文物,原创舞蹈诗剧《山高水长》获内蒙古优秀剧目展演月优秀剧目

三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稳步推进。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制定高质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标准,举办争做民族团结石榴籽等主题活动1000余场次。实施自治区级创建重点项目3个,8个地区和单位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加强推广普及,国家统编教材全面推行使用。

(七)守牢底线,防控风险,平安乌海持续巩固

一是市域社会治理高质高效。上线无忧解纷在线调解平台,成功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成功举办全区公安机关视频+大数据暨新一代雪亮工程建设现场会,反邪教工作获国家点名表扬。入选自治区首届法治为民创新案例,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海馨社区被评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设立三级信访代办服务机构106个,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二是防范化解风险精准有效。出台化债工作方案,超额完成政府债务年度化解任务。市本级和海南区退出政府债务高风险等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重点企业债务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处置。在全区率先完成融资平台清理任务和民营、中小企业账款清零,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2.24个百分点。

三是安全发展基石夯实稳固。严格执行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等相关规定,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整改19个行业领域、50个类别企业重大安全隐患156个。编制地震、防汛抗旱等应急预案,自治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建设,认真落实国家黄河流域专项审计、自治区党委常规+专项巡视、第二轮中央以及自治区环保督察等反馈意见整改。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常态化治理,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持续深化,完成人防领域专项整治。

一年来,我们积极应对、化解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回升。然而,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短板,主要表现在: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重问题目前仍未彻底扭转,受市场等因素影响,产能整体发挥不足,新兴产业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充分发挥支撑带动作用仍需时日,导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GDP增速不及预期;产业上游供给不足、供应链脆弱,下游延伸拓展融合、科技研发创新、新旧动能稳定接续转换仍需加压加力,要素瓶颈制约依然比较突出,生态保护任务仍然艰巨,民生保障、城市建设、营商环境等与企业和老百姓期待还有不少差距。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指标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实施的六个工程、乌海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十二项重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办好两件大事,努力为自治区实现创新路、进中游作出新贡献,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局面。

(二)主要预期指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降碳目标任务。

三、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为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预期目标,2024年要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以进促稳,进中求优,着力推动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一是继续加强经济调度和政策保障。实施好政策落地工程,逐条逐项研究中央、自治区各项政策措施,用足用活用好《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强化落实《意见》一方案两清单跑部进厅的统筹调度,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全面落实五大任务2024年工作清单,扎实推动各项任务。强化经济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好3支助企解难服务小分队的作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纾困。聚焦完成好两件大事,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和乘数效应。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工作。认真摸排和大力培育四上企业,及时升规纳统。建成运行好乌海市煤炭市场运行监测平台”“综合治税平台,加强煤炭等重点行业税收征管。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二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有效投资。巩固落实好争先进位、赛马比拼”“重点项目集中观摩等工作机制,以亮红黄绿牌形式督战重大项目综合进度,运用好重点项目可视化挂图作战指挥平台,全力抓好264个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包银高铁乌海段等14个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亿元以上。开展好集中审批月活动,强化全链条要素保障,做好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围绕延链条、补短板等重点领域,着力强化项目谋划、包装等工作力度,实现全市项目储备的互通共享和动态管理,分类分梯次储备一批高质量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三是持续聚力扩大消费和招商引资。持续开展约惠乌海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扩大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打造周末经济、夜间经济、亲子经济、灯光经济等更多消费新场景,探索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培育社区电商、智能家居等新的消费增长点。鼓励举办首店首发经济专项招商活动,引进首店品牌50家以上,改造提升区域性夜市4个。以双品网购节等主题营销为主线,开展传统产业特色产品电商化改造。抓好招商引资,聚焦全市8条重点产业链和集群发展,开展精准招商、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力争引进国内到位资金255亿元。

四是着力推动园区提质和服务提效。抢抓支持乌海、鄂尔多斯蒙西和棋盘井工业园区、阿拉善乌斯太工业园区整合园区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政策机遇,主动开展乌海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等情况调研,推动与毗邻地区互惠合作,以园区改革为契机,加快41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园区焕新提质,全力打造发展强引擎。擦亮叫响乌海·无忧办品牌,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4.0方案,探索建立订单式服务模式,打造全区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样本,争创政务服务两站一中心标准化试点,承办好全区政务服务现场观摩会。开展多层次、特色化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持续加大对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等领域的金融供给。巩固全国信用示范市创建成果,开展好诚信建设工程,拓展信用+场景应用,努力打造全国社会信用体系标杆。积极融入并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二)做优存量,做强增量,着力构建科学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升链升级升活力。加快推进三个整合,推动《乌海(含鄂托克旗)煤炭矿区总体规划》早日获批,推进整合期间煤炭产能有序衔接,确保原煤产能稳定释放,抓好一棵树梁地区煤炭资源勘探工作,开展非煤矿产资源勘探工作。鼓励支持焦化领域优化重组,力争在建焦化项目建成投产。有效推进煤炭洗选一体化垂直整合,力争9个综合性煤炭产业园年内全部开工。深入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建设5G基站300座,实现工矿厂区5G网络全覆盖,推动露天煤矿整合区矿井智能化建设全覆盖,创建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力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0%。落实好《乌海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建筑业提质增效。

二是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提效添动力。加快海南500千伏变电站前期手续办理,推动恩和220千伏变电站等建成投用。积极推动在建、拟建新能源项目按期建成并网。着力推进绿色能源消纳基地建设,推动增量负荷绿电配置、存量负荷绿电替代,打通磴口到海勃湾、阿拉善左旗到乌达、鄂托克前旗到海南等绿电输送通道。抓好风光制氢等项目,加快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争取内蒙古海勃湾甘德尔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纳规,构建以风光氢储用为一体的现代能源体系。着力打造全球最大BDO一体化生产基地,编制《乌海市打造BDO一体化产业集群研究》,推动5个BDO一体化项目及上下游配套深加工项目建设,推进BDO产业链纳入自治区重点产业链,规划建设可降解材料制品园区,着力塑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提速推进有机硅一体化项目,积极开展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探索研究。

三是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多元化。编制《乌海旅游休闲城市建设规划》,积极与阿拉善盟开展环乌海湖旅游资源开发合作,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引导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完善漠海山境露营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消费集聚地。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以葡园绿道等为载体策划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线路,加快几字弯城市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集田园风光、现代农业、运动健康、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沉浸式示范片区。落实好《乌海市现代大宗物流发展规划》等政策,打造乌海本地标杆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大力推进公转铁”“散改集”“油改电,加快发展多式联运,着力打造自治区西部大宗商品物流枢纽。

四是推动农牧业精品特色现代化。在自治区率先实现市域范围内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开展地膜清底行动,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加紧盘活一批闲置温室大棚,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严格落实返贫监测摸排和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擦亮葡萄之乡金字招牌,推动葡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打造自治区规模最大、业态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的现代化葡萄基地。巩固提升4个美丽乡村片区成效,深入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推进乌达区泽园新村片区与乌海湖景区、兰亭广场连片发展,抓好海勃湾区沿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

(三)标本兼治,综合施治,着力推动美丽乌海提质增效

一是聚力打好荒漠化治理大会战。严格落实《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乌海实施方案(2023—2030年)》年度任务,重点推进甘德尔山忠德河综合治理、海勃湾滨河段护岸综合治理等工程,形成以黄河为轴的一河两湖两湿地生态格局。围绕全市34.6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因地制宜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谋划实施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防沙治沙。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美丽乌海生态环境提质行动,巩固推进七治成效,深度治理臭氧、PM10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30项重点任务,推进实施矿区扬尘综合治理等16个项目,抓实城区1000户清洁取暖改造,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空气质量目标任务。深入宣传贯彻《黄河保护法》,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重点抓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落实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

三是持续加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研究制定《乌海市全域矿山排土场植被生态恢复战略规划》,有效提升治理效果,高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制定《乌海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办法》,提高计提标准,督促矿山企业足额计提,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提供资金保障。规范使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确保应治尽治。

四是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探索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应用,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巩固好五个大起底工作成效,确保动态清零。加大新能源重卡推进力度,加快充(换)电站建设进度,积极创建自治区级绿色园区和绿色工厂,打造节水型园区以及节水型企业,推进海南区全域节水工程建设,筹备召开全国工业节水现场会。积极争取二期水权和其他水权转让黄河水指标,加大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力度。

(四)聚力创新,改革开放,着力推动发展潜力有效释放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探索总结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力争新增工业用地全部实现标准地出让。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落实好自治区上市企业天骏服务计划,扎实做好企业上市培育服务工作。启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升管理经营水平。深化婚俗制度改革。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围绕BDO等重点产业落实好科技突围工程,落实科技兴蒙2.0版,抓好乌海市科技创新孵化中心建设,深入建设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快BDO产业智慧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打造全国BDO产品交易平台、标准研究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保障,推动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向平台聚合”“聚变。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行动,积极推进科技三个全覆盖工作,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以上。推行技术研发揭榜挂帅机制,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是提高开放合作水平。把握好自贸区创建工程机遇,强化向北开放腹地支撑。支持企业建设智慧冷链仓储区,打造冷链供应链+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的智慧冷链生态体系。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出口业务,丰富中蒙俄特色贸易区外贸业态。发挥乌贸通外贸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支持本地外贸企业建设海外仓,加快推进自治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积极推进乌海西至吉兰泰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探索口岸+腹地经济模式,畅通蒙煤入乌通道,力争外贸总额增长5%。

(五)城乡共进,区域协作,着力推动城市能级全面提升

一是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搭建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平台,分期布设燃气等前端感知物联设备。用情用力落实好温暖工程,探索构建精准供热、按需供热的新型智慧供热采暖模式,全力把暖供足供好。理顺城市供水管理体制,加快实施绿化与生活用水分流改造,加快供水管网改造。加强净水能力和配套管网建设,保障居民饮用水。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城市排水防涝智能化管理。

二是全面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改造老旧小区63个,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68套、商品住宅4000套以上,新建、改造各类市政管网25公里,新增口袋公园10个,布局建设停车场等一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推进市公共文化中心等项目,完善城市功能。建好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推动12个试点生活圈提档升级,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一体化处理、二手车市场划行规市,扎实开展市容市貌提质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统筹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承办好全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现场会。

三是全面推进区域协同融通建设。加快S37乌海至宁东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海勃湾高铁片区基础设施,深入推进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及四好农村路建设。优化航线网络布局,织密完善空中交通网。巩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创建成果,提高公交运营效率和服务效能。依托京蒙、津蒙等合作平台,探索推动乌海与京津等地区开展对口合作。主动推进与宁蒙陕甘、呼包银榆、黄河几字弯城市群互联互通、互惠共赢。

(六)改善民生,共享发展,着力打造幸福典范城市样本

一是持续巩固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机制,实施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政策,强化失业人员对接帮扶,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100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700人以上。开展全民参保精准扩面专项行动,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2万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1万人。承办自治区养老服务现场会,充分展示颐养·乌海品牌特色亮点,推进市老年养护中心等养老机构提质升级,力争在全区率先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全覆盖。

二是全力推动教育医疗质量提升。实施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力争公办幼儿园入园率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以上。推动三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群、创建国家级高水平高职院校,为推动产业转型提供有力技术人才支撑。巩固全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建设成果,大力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通过引进发达地区专家团队、建立博士工作站等形式,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三是丰富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开展乌兰牧骑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推进舞台剧《天边的乌达》等优秀文艺作品创排,强化书香乌海·中国书法城品牌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争取蒙医沙疗项目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凤凰山体育公园、乌达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举办一带一路杯国际沙滩足球邀请赛、环乌海湖全国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

(七)夯实基础,筑牢防线,着力提升安全发展综合能力

一是同心同向筑牢民族团结基石。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好《乌海市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工作方案》,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培育,积极争创自治区级教育实践基地。挖掘乌海地区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等典型事迹。全面做好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和全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支持三区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扎实开展和美乌海系列宣传活动,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夯实双拥工作基础,努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二是聚焦聚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乌海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信访代办服务,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严格危爆物品管理,扎实抓好重点物品、重点场所和重大活动安全监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雪亮工程三年行动,实施城市安全韧性提升工程,持续加大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严密防范化解各类网络安全重大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积极创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面推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砸锅卖铁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保持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动态清零。持续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稳慎做好重点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是加压加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排查,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完善安全生产举报等多元监督机制,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加快推进国家西部化工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防灾减灾保障能力。

各位代表,忆往昔,辉煌业绩砥砺同心;看今朝,美好蓝图催人奋进!做好2024年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定信心、接续奋斗,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奋力谱写乌海更加绚丽多彩的新篇章!

附件:名词解释


附件

名 词 解 释

1.六个工程:是指孙绍骋书记在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实施的政策落地工程、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温暖工程、诚信建设工程、科技突围工程、自贸区建设工程。

2.十二项重点工作:是指唐毅书记在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深入开展美丽乌海生态环境提质行动、打造全球最大BDO一体化生产基地、积极推进绿色能源消纳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三个整合、抓好招商引资、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深入建设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扎实做好企业上市培育服务工作、强化向北开放腹地支撑、建好一刻钟生活圈、完善城市功能、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3.两图两库两表:两图是指产业链全景图、招商远景图;两库是指产业链重点项目库、关联客户库;两表是指龙头企业表、配套企业表。

4.BDO:是指1,4丁二醇,用作溶剂和增湿剂,也可用于制增塑剂、聚酯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等。

5.PTMEG:是指聚四氢呋喃,是一种易溶解于醇、酯、酮、芳烃和氯化烃,不溶于酯肪烃和水的白色蜡状固体。主要用作嵌段聚氨酯或嵌段聚醚聚酯的软链段。

6.五个大起底:是指自治区部署开展的待批项目、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半拉子工程、开发区建设五个方面的大起底行动,旨在解决经济领域长期存在的低质低效、闲置浪费问题。

7.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

8.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9.天骏服务计划:是指通过实施企业主动、政府推动、机构带动、社会联动机制,动态挖掘筛选上市后备企业,形成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梯次,构建种苗子、选苗子、育苗子、送苗子服务企业上市工作格局。

10.双倍增、双提升:双倍增是指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双倍增,双提升是指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向科技领军企业迈进。

11.三个全覆盖: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设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增加研发投入。

12.七治:是指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协同推进治矿、治企、治水、治车、治路、治气、治场。

13.双减:是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14.三管三必须:是指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15.上云用数赋智:上云是指推行普惠性云服务支持政策,用数是指更深层次推进大数据融合应用,赋智是指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能力扶持、普惠服务、生态构建,有助于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不会转”“没钱转”“不敢转等问题,降低转型门槛。

 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24年1月15日印

                                 (共印750份)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