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到报酬却成了‘老赖’,每天只能躲在家里。”近来,有的农民工通过朋友介绍和中介包装,成了“职业背债人”。在获得分成后,他们并未迎来自己想要的生活,反而持续被催债,最终只能辞掉工作躲到老家。这些“职业背债人”先尝小甜头后尝大苦头,“卖掉”个人信用,误入背债歧途。
一些农民工的收入不高,法律意识和风险规避意识不强,信用良好,很容易成为被招募的对象。不法分子往往对背债行为进行包装,宣称背债行为来钱快、无风险,诱骗农民工把背债当成“赚外快”的捷径,稀里糊涂与不法分子合作。
职业背债行为危害较大。此举不仅会破坏社会诚信,影响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扰乱市场秩序,还会增加债权人的维权难度和成本,侵害债权人的利益。
防止农民工成为不法分子围猎的背债对象,需要打好组合拳。相关部门应通过送法入企、送法入工地、送法入村、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向农民工开展法治宣传,戳穿职业背债行为的宣传套路,引导他们充分认识这一行为的危害。网络平台可以运用数字技术,加强监测、筛查,及时对违法违规发布背债招募信息的账号采取措施,把相关问题线索反映给监管部门。司法部门应依法打击与职业背债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斩断“职业背债人”背后的黑灰产业链,从源头上遏制职业背债行为。
农民工远离家乡赚钱养家不容易,承担不起“卖信用”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走出背债的认知误区,自觉抵制背债行为,才能避免误入歧途,安安稳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