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担当实干践行使命

发布时间:2021/03/10|来源:乌海文明网|专栏: 口号

分享到

    今年以来,市卫健委党组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服务群众出发、从“马上办”出发,开展整治行动,大力推进“互联网+服务”“最多跑一次”等便民服务,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各公立医院以抓好窗口服务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门诊大厅集办卡、缴费、医保慢病结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将原来功能设置分散的综合事项进行集中办理,不断优化就诊流程,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市人民医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医院门诊大厅设立“党员志愿服务站”,积极开展“红色代办员1+1”零距离服务;利用互联网医院新平台,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已开通29个科室共166名医生问诊服务;伴随电子病历无纸化的上线使用,医生在线即可查询患者的就诊、检验、检查等信息,为患者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就诊提醒、结果查询等便捷服务;积极推进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整合的“一卡通”业务,通过银联、医保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途径实现“一站式”移动网络支付;致力打造“串门式”就诊体验,开展日间手术、日间化疗、日间肿瘤复查及日间靶向治疗等诊疗项目,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市蒙医中医医院不断优化“雷锋志愿服务站”设置,完善饮水机、应急药箱等基础设施,为特殊人群提供陪检服务;延伸便民服务,将患者代煎中药免费送到家,实现“贴心送”服务区域全覆盖;不断加强急诊绿色通道建设,推行预约服务和分流患者机制,公开医药收费标准,实现合理选方用药、科学诊治。此外,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发热门诊24小时采集核酸,做到应检尽检。

  市妇幼保健院在实现居民电子健康码“扫码就医”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了在线挂号、就诊、取药和健康管理“一码通”;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机制,开放网络预约、微信公众号预约、电话预约、自助机预约及现场人工预约等多种渠道,让患者合理安排就诊及检查时间,减少重复排队和候诊时间;开设方便门诊,承担就诊咨询和医技检查项目开单、读单、开药等工作,提升诊疗效率;对现有就诊空间和区域布局进行升级改造,优化就诊服务流程,实现同楼层服务;有效避免患者“上下跑”“来回跑”等现象,同时对无障碍卫生间重新进行规划设计,方便特殊人群使用;在医院各区域公示院领导班子成员和投诉负责人的电话,24小时受理解决群众咨询和投诉;增设4个意见箱,多渠道广泛倾听群众诉求,所有来访问题均在限定时间内办结并反馈给当事人。

  市精神卫生中心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增设服务窗口,成立窗口办理“应急队”,并针对部分就诊患者手机网速慢、无网现象,特增设无线网络,实现门诊大厅WiFi全覆盖,切实让患者少跑路、多办事、快办事;建立“马上办”工作制度,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为门诊大厅注入“红色温度”;设立意见箱2处,公开院领导电话,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主动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评价。

  市传染病医院推行“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对开通办卡、缴费、医保患者结算、慢病患者结算及民政救助等事项当场办结;安装门诊叫号排队系统,减少患者排队时间,提高就诊效率。同时,医院门诊按疾病系统分区,将同一系统相关疾病科室集中在同一诊区,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进一步规范一诊室一患者的就医流程,保护患者隐私,方便患者就医;就诊高峰时段设置党员志愿岗,执行“首问负责制”;免费为患者提供饮水、轮椅及纸笔等便民设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领导、经办人员、工作标准、办理时限并及时告知。

  市职业病防治院将缴费、挂号、出入院办理等多个环节进行整合,设置“一线多点”集中办理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积极主动为就医人员提供信息咨询、文明引导、秩序维护等服务;逐步实现“互联网+一站式服务”,先后设置报告打印、健康宣教、血压测量、手机充电、购物等自助服务设备,切实增强就医服务便利性,提升智能服务覆盖率。为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医院还在门诊楼、行政楼醒目位置设置投诉箱和意见簿,并在门户网站公布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群众和服务对象的监督评价,着力打造安全、舒适、高效、便捷的就医环境。

  此外,6家公立医院通过采取设立意见箱、意见簿及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等措施,主动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评价;以患者满意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践行为民服务初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相关文章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